即日起全面【禁止電子菸】!菸害防制法新制懶人包一次看!

菸害防制法新制即日起上路

日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菸害防制法的部分條文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新法即日起正式開始實行,這次妨害新制法新制最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全面禁止電子菸,無論是購買、販賣還是使用都全面禁止,這也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錯愕,本次,就讓小編作一個最詳細的電子菸法規懶人包給大家。

延伸閱讀:【房貸補貼】符合資格直接領三萬!房貸、租屋補貼申請資格懶人包

菸害防制法新制內容一覽

本次菸害防制法新制主要是針對電子菸法規做出一些修正,因為先前嚴格上來說並沒有特別針對電子菸的相關規定,甚至連定義都很模糊,因此,才會有本次新修正的電子菸法規出現,幾個大重點如下:

禁止電子菸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一

定義類菸品為「指以菸品原料以外之物料,或以改變菸品原料物理性態之物料製成,得使人模仿菸品使用之尼古丁或非尼古丁之電子或非電子傳送組合物及其他相類產品」,也就是說,全面禁止包括電子菸在內之各式菸品。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二

合乎菸品定義之產品,就是「指全部或部分以菸草或其他含有尼古丁之天然植物為原料,製成可供吸用、嚼用、含用、聞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之紙菸、菸絲、雪茄及其他菸品」,也就是說,這次禁電子菸,不只禁止電子菸,連另外一種也很受歡迎的「加熱菸」也包括在被管制的範圍內,至於電子菸加熱菸差別晚一點也會詳細說明。

並且,不只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的電子菸、加熱菸,任何之後的產品,只要其健康風險不明或者是新發現有特定危害健康之情況,終將主管機關都可公告其為電子菸法規範圍內的規範菸品,應申請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並經過審查核定通過後,才能夠被允許繼續製造、輸入或者是販售;另外,使用指定菸品時必要之組合元件,也必須要併同送審,詳細管制條例如下:

  1. 禁止以自動販賣、電子購物等無法辨識消費者年齡之方式販賣(第8條)。
  2. 禁止特定之促銷或廣告行為(第12條)。
  3. 營業場所不得免費供應(第14條)。
  4. 任何人不得供應予未滿20歲之人(第17條)。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三

菸品容器的警示圖文標示面積由原本的35%增加到50%。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四

菸品不得使用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用之任何添加物,以避免誘使吸菸者產生愉悅感或誤以為加味菸較不具危害,或者使兒童及青少年因好奇接觸菸品。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五

禁止吸菸年齡由原本的未滿18歲提高至未滿20歲。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六

禁止電子菸

擴大禁菸場所:全體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皆「全面禁菸」;酒吧、夜店除獨立區隔之吸菸室,也不得吸菸。

菸害防制法新制之七

加重罰則。

延伸閱讀:【普發6000懶人包】何時可領?怎麼申請?不可錯過的領錢攻略!

禁止電子菸時間

其實這項菸害防制法新制已經公布一陣子,不過確切禁止電子菸時間是從3月22日開始,也就是今天,在新法上路後,全台全面禁止電子菸,包括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等,可以說這次的電子菸法規真的是影響到了很多吸菸族群,代表之後台灣名面上基本上是沒辦法「合法」買到電子菸了。

延伸閱讀:太辣了【樂天女孩寫真】女孩們尺度大PK,濕身爆乳超正點!

電子菸加熱菸差別

大多數人都知道,吸菸有害身體健康,不過要戒菸卻不是一件易事,近年來才會推出一些像是電子菸、加熱菸的新形態菸品,不過,這些菸品真的就比較「健康」嗎?

要解釋電子菸加熱菸差別,我們要先來提提人們為什麼會想要「吸菸」,會讓人一直戒不掉菸癮的主要原因,就是香菸裡含有的「尼古丁」,尼古丁進入人體時會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因此會感覺到放鬆、產生幸福感,對於尼古丁是否危害人體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不過,香菸裡面的「菸草」卻已經被證實會危害人體健康,原因在於菸草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焦油,焦油中包含非常多致癌物,當這些東西被吸入肺部後,就會增加罹患肺癌以及口腔癌的風險。

那麼,既然主要吸菸的危害是來自於「燃燒」的焦油,那麼只要跳過「燃燒」的環節就好了吧?

這時候出現的加熱菸就是基於這樣的原理出現的產品,將菸草柱插入加熱用的金屬片中,以電池充電來加熱菸草柱,當達到一定溫度(但未達燃燒溫度)的時候,菸草中的有感成分尼古丁就能夠被蒸出來讓民眾吸到。

不過,雖說理想中這樣可以讓民眾達到「健康安全」吸菸的目的,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靠著加熱菸這種加熱方式產生的尼古丁一定比傳統紙菸低很多,這就可能導致民眾的吸食頻率反而增加,反而增加攝取到菸草中致癌物質的機會。

因此,後來才又出現了另外一種更新型態的「電子菸」,裡面號稱沒有任何菸草,而是將菸商製造的煙油加入電子菸的容器中,加熱後讓煙油氣化,讓民眾吸食菸油氣化後產生的蒸汽。

禁止電子菸

電子菸製造商宣稱電子菸非常安全,裡面不含尼古丁也不可能產生焦油,更沒有菸草中的各種致癌物,但衛服部先前抽查國內三千多件電子菸產品的結果卻發現還是有近八成的電子菸產品含有尼古丁,導致青少年只要接觸電子菸還是容易成癮,並且,煙油中雖然不含菸草,但還是含有許多致癌化學物質,例如、環氧乙烷、丙烯腈、丙烯醛、丙烯醯胺等,根本就不能夠說電子菸是百分百健康無危害,相反的,還可能導致民眾受誤導而毫無限制的吸食電子菸,導致身體更迅速吸收這些有害物質。

延伸閱讀:2023完整【奧斯卡得獎名單】一覽!最大贏家竟然是這部片?!

禁止電子菸法規爭議

以上的論點,也是這個菸害防制法新制當初在公布時就已經飽受爭議的原因,民間團體表示電子菸加熱菸其實嚴格上來說性質差異並不是說非常大,但這次卻只全面禁止電子菸,而只「列管」加熱菸,基於此,衛服部解釋,主要是因為電子菸加熱菸差別還是有,加熱菸與紙菸都還是以菸草為原料,但電子菸不是,所以才會特別禁止電子菸。

對此,民間團體表示無法認同,而他們的主張是,全面禁止電子菸,是在剝奪使用者的選擇權,政府的做法應該是要將所有新興菸品納管,才能夠最大程度掌握所有新興菸品的健康風險,否則一昧的禁止,不只無法達到預期中「零電子菸」的效果,還會讓整個電子菸市場「地下化」,到時候更容易出現有害健康的產品,卻沒有人幫忙把關。

且目前全面禁止電子菸,也已經讓很多跨國菸商推出像是「以加熱菸知名,內藏電子菸之實」的產品來規避法規,基本上有禁電子菸也等於沒禁電子菸,根本毫無成效。

另外,針對本次只「列管」加熱菸,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的醫師也分析道,雖說加熱菸是以菸草為原料,但其實裡面大多含有汞、鉛等對人體有重大危害的重金屬,以及與電子菸相似的毒性物質「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這次只禁止電子菸,但沒有禁止加熱菸,恐怕還是無法達到衛服部宣稱「有利國民健康」的目的。

不知道各位網友們覺得怎麼樣呢?是認為要全面禁止電子菸,還是不禁電子菸,改為與加熱菸一樣立法嚴格列管會比較好?總之,無論如何,小編個人還是覺得能夠立法列管的作法會比一昧禁止要來的好,但在下一次修法前,恐怕我們也只能夠先好好遵守目前的法規,以免被罰荷包大失血。

延伸閱讀:脫單不要急!【網路交友陷阱】 大揭密!「雲端情人守則」知多少?

禁止電子菸常見問題

禁止電子菸時間是什麼時候?

3月22日起全面禁止電子菸,包括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等,而加熱菸則歸類在列管菸品範圍內。